高锰酸盐指数是一项衡量水中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如亚硝酸盐、亚铁离子、硫化物等)含量的指标,它反映水中被高锰酸钾(KMnO)氧化的物质的总量,通过高锰酸盐氧化水中的这些物质,间接反映出水质的污染程度。高锰酸盐指数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处理中的水质监测。 以下是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滴定法的步骤: 准备工作 取样:在需要测定的水体中取样,为了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取样前需用洗净的容器清洗取样设备,避免污染;选择取样点应避开水流较快的地方,尽量在水中部取样;取样时要避免空气污染和水温变化。 溶液制备: 高锰酸钾溶液:精确称量高锰酸钾后溶解在蒸馏水中,配置成0.01 mol/L的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避光储存。 硫酸溶液:用浓硫酸稀释成1:3的比例(1+3,v/v)。 草酸钠溶液:用于滴定反应中剩余的高锰酸钾,浓度为0.01 mol/L。 检测步骤 取样:取一定量(如100 mL)的水样置于锥形瓶中。 加酸: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如10 mL的1+3硫酸溶液),并充分混匀。 氧化反应:加入精确量取的高锰酸钾溶液(如10 mL 0.01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加热至沸腾保持约10分钟。此时高锰酸钾会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溶液逐渐褪色。 冷却与回滴:将加热后的水样冷却至室温,然后用草酸钠溶液滴定未反应的高锰酸钾。当滴定至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消失,反应结束。 空白实验:同时进行空白实验,空白实验的步骤与水样实验一致,只是水样被蒸馏水替代,用以扣除实验中试剂本身消耗的高锰酸钾量。 计算 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计算出高锰酸盐指数。其表达式为氧化反应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计算公式涉及滴定水样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空白试验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水样体积、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等参数。 注意事项 水样保存:水样在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检测,若无法及时检测,可于低温(4°C)下短期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以防止有机物发生变化。 酸性条件: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酸的用量要足以保证反应完全,否则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温度和时间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反应的完全性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沸腾时间,通常为10分钟左右。如果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有机物未完全被氧化;时间过长,则可能引入误差。 高锰酸钾溶液的稳定性:高锰酸钾溶液容易分解,需避光保存,且应定期标定其浓度。 通过遵循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室可以准确测定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为水质监测和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连接:http://www.cmiit.net/newss-35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