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它以每升水中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溶解氧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水中溶解氧量是水质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水体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溶解氧高有利于对水体中各类污染物的降解从而使水体较快得以净化;反之溶解氧低水体中污染物降解较缓慢。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到两种作用的影响:一种是使DO 下降的耗氧作甩包括好氧有机物降解的耗氧生物呼吸耗氧;另一种是使DO 增加的复氧作用主要有空气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这两种作用的相互消长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水体中溶解氧(DO)小于其溶解度时大气中的氧溶入水体。在水体和大气之间的界面上经常进行气体交换水体将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大气中的氧溶入水体。这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十分相似是水体中氧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是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放出的氧。但是由于水体中经常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消耗水中的氧特别是有机质的降解对氧的消耗量很大因此水体中不断进行着脱氧(溶解氧减少)和复氧(溶解氧增加)的过程。 在自然条件下水在流动时复氧过程比较迅速较易补充水中氧的消耗使水体中溶解氧保持一定的水平反之在静水条件下复氧过程缓慢水中含氧得不到及时补充处于嫌气状态。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携带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时水体脱氧严重这时即使在流动的河水中由于复氧过程弥补不了这样大幅度的脱氧也会出现溶解氧迅速下降,溶解氧仪造成鱼类和需氧生物死亡及水质恶化。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天然水体中DO 的数量除与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的数量有关外,超声波测厚仪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为5-10mg/L在有风浪时海水中溶解氧可达14 mg/L在水藻繁生的水体中由于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地下水中一般溶解氧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力、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没有受到污染的水中溶解氧呈饱和状态。清洁地表水溶解氧接近饱和。当有大量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可能过饱和。适量的氧是鱼类和好氧菌生存和繁殖的基本条件。在—个大气压、温度为0℃的淡水中溶解氧呈饱和状态时的含量为10mg/L。在溶解氧低于4mg/L
时鱼类就难以生存。如果水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其耗氧速度超过氧的补给速度则水中DO
量将不断减少当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时水中溶解氧量甚至可接近于零这时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就出现腐败发酵现象使水质严重恶化。水被有机物污染后由于好氧菌作用使其氧化消耗掉溶解氧。如果得不到空气中氧的及时补充那么水的溶解氧就减少,全自动维氏硬度计最终导致水体变质。所以把溶解氧作为水质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溶解氧越少表明污染程度越严重。
本文连接:http://www.cmiit.net/newss-589.html
|